会员登录
账号:
密码: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00-17:00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

传 真:025-52186249

邮 箱:duoduo007009@163.com

地 址:南京市江宁滨江开发区丽水大街新济湿地码头

website qrcode

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

2018年11月 湿地动植物科普-绿头鸭

绿头鸭

TIM截图20181203133018.png

   绿头鸭(学名:Anas platyrhynchos)属游禽,大型鸭类。体长47-62厘米,体重大约1千克,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。雄鸟嘴黄绿色,脚橙黄色,头和颈辉绿色,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。上体黑褐色,腰和尾上覆羽黑色,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,且向上卷曲成钩状;外侧尾羽白色。胸栗色。翅、两胁和腹灰白色,具紫蓝色翼镜,翼镜上下缘具宽的白边,飞行时极醒目。雌鸭嘴黑褐色,嘴端暗棕黄色,脚橙黄色和具有的紫蓝色翼镜及翼镜前后缘宽阔的白边等特征。
      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,亦成群活动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。鸭脚趾间有蹼,但很少潜水,游泳时尾露出水面,善于在水中觅食、戏水和求偶交配。喜欢干净,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,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。以植物为主食,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。分布于欧洲、亚洲和美洲北部温带水域。越冬在欧洲、亚洲南部、北非和中美洲一带。

形态特征

绿头鸭雄鸟头、颈绿色,具辉亮的金属光泽。颈基有一白色领环。上背和两肩褐色,密杂以灰白色波状细斑,羽缘棕黄色;下背黑褐色,腰和尾上覆羽绒黑色,微具绿色光泽。中央两对尾羽黑色,向上卷曲成钩状,外侧尾羽灰褐色,具白色羽缘,最外侧尾羽大都灰白色。两翅灰褐色,翼镜呈金属紫蓝色,其前后缘各有一条绒黑色窄纹和白色宽边。颏近黑色,上胸浓栗色,具浅棕色羽缘;下胸和两胁灰白色,杂以细密的暗褐色波状纹。腹部淡色,亦密布暗褐色波状细斑。尾下覆羽绒黑色。
      雌鸟头顶至枕部黑色,具棕黄色羽缘;头侧、后颈和颈侧浅棕黄色,杂有黑褐色细纹;贯眼纹黑褐色;上体亦为黑褐色,具棕黄或棕白色羽缘,形成明显的‘V’形斑;尾羽淡褐色,羽缘淡黄白色;两翅似雄鸟,具紫蓝色翼镜;颏和前颈浅棕红色,其余下体浅棕色或棕白色,杂有暗褐色斑或纵纹。

栖息环境

  绿头鸭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、河流、池塘、沼泽等水域中;冬季和迁徙期间也出现于开阔的湖泊、水库、江河、沙洲和海岸附近沼泽和草地

种群状况

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,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(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,栖息地质量,种群规模,分布区域碎片化),种群数量趋势稳定,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。
  绿头鸭是中国饲养家鸭的祖先。早在公元前475-前221年的战国时期,中国就开始饲养和驯化绿头鸭,成了现今大量饲养的家鸭品种。但野生绿头鸭仍被视为野味中之上品,是中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,每年猎获量均居野鸭中之首位。除了利用它的肉外,也利用其羽毛。由于历年来无计划的大肆猎取,加之围湖造田,环境丧失,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。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和1992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,1990年中国绿头鸭越冬种群数量为55567只,1992年为39048只;日本1990年为438722只,1992年为113635只。均明显下降,因此加强对种群的管理是很重要的。

TIM截图20181203134411.png


TIM截图20181203134516.png

雄鸭


TIM截图20181203134432.png

雌鸭

TIM截图20181203134459.png

绿头鸭分布图